首页 > 保险资讯 > 正文

香港保险最受益的其实是销售吧,50%保费佣金赚到手抽筋”!
2017-09-30 17:08:18   来源:   评论:0 点击:

Monica 2016-11-08
近期银联国际对于内地赴港购买保险的调整使得香港保险再度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事实上,资本外逃的大潮所催生出的境外投保的热度,已经远超过数年前澳门赌业热潮,在香港本地几乎是荷兰郁金香般狂热。

 

短短几年,卖保险已经从避之唯恐不及的推销员成为了“高大上”的职业金领。最高占首年保费50%,一单的动辄几十万的佣金也使得香港保险经纪队伍几乎扩张到90%的港漂和新移民家庭,这种对于人际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大概只有传销时代的最顶峰可以比拟。

 

 

境外保险公司变身“地下钱庄”

 

最近三年,到香港购买大额保单成了资金出海的重要途径。

 

境外保险公司利用了疲弱经济下就业困难和资本外逃的渴求,将暴利和违规责任捆绑,推卸到自雇的经纪人身上,敢于走一切灰色和黑色地带帮助内地资金出逃,声称能够避开遗产税、法律追索和实现大资金购汇出境而受到走资派欢迎,是境外保单爆炸式增长的深层次原因。很多保单就是为了资本短期出逃而度身定做,有些提供杠杆融资,有些2-3年内可无损失拿回全额本金,提前赎回也要高额费用却最受欢迎。这已经不是保险!

 

你限制了单次5000美元,我就来一卡多刷,通宵刷不停。你最新限制了单卡多刷,我就来个多张银联卡同时刷,你彻底杜绝刷卡,我的经纪人敢于在内地用个人账户收钱,帮你香港缴保费!今年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境外保险类商户实施单笔限额5000美元的限制以后,一位内地客匆匆赶到香港,购买了1000万港元的保险,并不惜花费4天时间,重复刷卡上百次完成支付,“刷卡凭单有砖头那么厚”。

 

这些行为和地下钱庄洗钱已没有任何分别了,而某些境外保险公司因此有成摞FILE在金管局也不足为奇,但它有豪华律师团和精心准备的免责协议,任何时候都可以把责任推卸到经纪和投保者身上,自己绝对可以程序合法。这家公司的股票尽管流动性稀缺,但市值得益于中国资金外逃,接近德银市值的两倍!

 

而下面的这张图更是清楚反应出,该保险商离岸保险业务已经是在岸业务的250%, 而即便以全球业务衡量,亚洲新业务带来的利润已经接近它半壁江山,港股昨日友邦保险大跌,而该股份仅仅下跌3%,恐怕是捉错用神了。监管当局要抓的顶风作案者,下图中呼之欲出。

 


 

上半年香港保险商新保单价值合共815亿元,新单根据是否有香港身份证分在在岸及离岸。在岸单,国寿跑赢一条街,原来各险商近年强攻内地客之时,国寿反而积极抢本地单。如计离岸单,保诚赢到开巷,半年涉及金额达107亿元,占整体离岸单28%。这两年间,头三间行离岸单分别飙升2.8倍,5.1倍及2.3倍。银联落闸,对保诚打击最大,其次是友邦。当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保险公司会制定新产品破招,但如果走资继续停不了,正如有代理担心中央有后续政策,最坏的情况是禁止内地客来港投保。

 

与其去抓李嘉诚卖楼走姿,不如早点堵上境外保单的洗钱通道。这光靠银联这个按流量收过路费的机构显然存在着利益冲突,这也是屡堵不绝的重要原因。

 

随着年底外汇储备逼近三万亿美元红线,多部门联合执法整肃势在必行。境外保险公司接近瓜蔓抄的方式发展新移民和港漂家庭,第一步先要求经纪签约,出卖自己,第二步出卖亲友和信任自己的人,第三步就是出卖人民币,协助资本外逃。就像地产经纪最喜欢限购和宏调政策传闻一样,境外保险公司一直是遗产税传闻到人民币贬值危机的播种机和宣传队。

 

当泡沫最终破裂之后,从业人员必然会大批被境外保险公司甩掉包袱,他们会面临更加冷酷的就业现实和恶化了的人际关系。就算未来雇主没有有色眼镜,就当填表和跨境转帐也算是一种职业技能,曾经历过如此暴利的泡沫之后,有谁还能平常心去做疲弱经济下的普通工作?

 

Btw, 如果对50%费用去向有疑问的话,那只是说明你层级还没有达到看清整个分钱游戏的地步,没有计算流进更高层级口袋的那些部分,投保人的损失一定是大于50%的。而剩余的资金,会在超过5%的年化费用压力之下进行股票债券投资,其投资规模决定了投资收益一定是和大市几乎同步的。这就意味着或者经过若干年通胀和资产大幅升值后,你拿回了等值或略大的名义金额,或者发生一次金融风暴,你会被告知政府不打算给你的保险公司买单,就算买单也不会全部兑现你的应有权益了。

 

短短几年,卖保险已经从避之唯恐不及的推销员成为了“高大上”的职业金领。香港知名演员、医生、律师、全职太太、金融专业毕业生以及不断涌入的“港漂”构成了香港保险从业人员的新版图。随着内地富豪赴港买保险的人数增加,保险经纪人也成为“躺着赚钱”的好职业。

 

“基本上做一单,相当于我以前在银行做分析师一个月的薪水。”今年初刚从花旗银行辞职转行卖保险的王某感概道。

 

“毕业后最初其实是在物流行业,后来身边有个朋友做保险代理不到一年就年薪百万,让我触动很大。考虑到未来的长期发展,我想换到保险行业认真做。”山东“港漂”女孩张芳是香港某名牌大学的硕士毕业生,她在一年多前加盟了在港规模排名前三的一家外资保险公司,满怀憧憬地投身香港保险业大军。

 

香港保险业监理处8月31日披露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新造保单保费额为301亿港元,占上半年个人业务的总新造保单的36.9%,并接近去年全年总和(316亿港元),而2010年,内地居民赴港投保为44亿港元,仅占香港总保费规模的7.5%。五年多的时间里,内地保单占比已激增五倍。

 

 

内地金融从业者对港险“不感冒”

 

内地同行对香港保险的态度则要谨慎得多。“香港去年的保险理赔纠纷有728宗,已审结的333宗,仅有2宗索偿得赔偿,仅占0.6%。大部分是内地人赴港买保险所起的纠纷。比如,按照香港的条款,重大疾病癌症还有个备注解释:甲状腺癌、直肠癌……都不算癌症。一旦发生纠纷,产生的人力、物力、金钱、时间也不是一般人耗得起的。请慎重!”中国平安理财规划师张女士将这条消息转发给了多位用户。在她看来,香港保险的理赔流程,缴费方式,实地落地都存在一些风险。

 

“其实内地和香港的销售人员都一样,夸大收益弱化风险也是正常。如果盲目跟风,很有可能吃亏。此外,去香港买保险还会过早地暴露个人资产情况。张女士表示。

 

保险精算师、专栏作家聂方义在《香港保险真相》文章中表示,如果 “只谈预期收益、不谈潜在风险”,砸的可是整个“香港保险”的牌子。那些件均400万乃至2亿左右的趸缴业务投保人需要注意,一次性支付如此高的保费购买香港保险,几乎不用调查就可以断定这是在转移资产,相信香港保监处下半年将从这些保单入手,巡查各香港保险公司的“反洗钱”工作情况。而对于大多数年缴几万的内地富裕客户,则大可不必担心。

 

海外保单究竟该不该买?

 

市场对赴港买保单的这股热潮有不同的评价。一说,很多投资者只是跟风而动,为买而买,意义不大;而且日后理赔不便;遇上纠纷难以解决。另一种说法,香港提供的海外保单,品种齐全,价格较大陆比有优势;而且,可以借此绕过外汇管制而实现财富的全球配置与转移。

 

确实,以上两种说法都有道理。评价海外保单是否值得拥有,关键点在于,您要通过海外保单达到什么目的?

 

以投资获取“低风险而高回报”为目的

 

很多投资者到香港后延续在大陆购买保险的习惯,选取投资型的,被宣传的6-8%的固定收益所吸引。其实,世界上本无“低风险而高回报”的投资品,与内地相比,香港市场更为成熟与理性,更是难以寻觅此类特别优惠的投资品。因此,此类投资型保单回报潜力其实并没有宣传中说的高。总体而言,无论是港元还是美元,目前的利率水平都低于人民币。在国内投资各种收益合理而风险可控理财产品(如银行理财等)的便捷度与实际回报率都会更有优势。

 

以资产全球化配置为目的

 

内地一直存在相关的外汇管制,投资者海外投资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少投资者通过在香港买保单的方式,刷银联卡用人民币购买。然后通过保单质押贷款的方式在香港取得外币现金,然后实现资产全球配置。但是这种安排有不少问题,特别是在银联管制收紧后,“刷卡刷到手软”的投保方式几乎很难再现。

 

以获取更具优势的保障为目的

 

如果买保单以此为目的,就是回归保险的本源:利用集体的力量令个体得以最小的代价防范不同生命周期的各种大风险;以相对小的投入来承担对家庭、子女的重担;以当前力所能及的积累确保将来的退休生活和医疗费有着落。寿险型的海外保单与内地比,额度更大,费率更低(得益于市场充分竞争和完善的再保险制度,同样保额的保单,保费比大陆低30-50%)重疾险海外保单保障的疾病种类较大陆的多,保费也更低。如果不考虑出险索赔地域跨度的因素,海外的此类保障型保单确实具备优势。

相关热词搜索:保费 佣金 香港

上一篇:人民币下跌,内地资金外逃,香港保险通道受阻,还能如何转款境外?
下一篇:揭开赴港投保火爆的内幕:高佣金成诱饵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